小琉球
小琉球:
小琉球位於屏東縣琉球鄉,東港港口西南約15公里處,是台灣省附近14屬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嶼,小琉球北寬南狹周圍12公里,面積約6.8平方公里,雖不大卻彌足珍貴,沿岸有因海水侵蝕所形成的珊瑚礁奇岩,南部多懸崖、西部沿岸略有沙灘分布,目前屬於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的一部分。
花瓶石:
位於靈山寺前的花瓶岩為小琉球最為著名的地標,其形成原因為海岸珊瑚礁受地殼隆起影響所抬升,因中段長期受海水侵蝕而造就頭大身小的特殊形狀,加上頂部生長臭娘子以及盒果籐等植物,遠觀像插著花草的花瓶,因而有了「花瓶岩」的名稱。遊客可於退潮時走近觀看海面下所新形成的珊瑚裙礁,為目前地殼持續上升的證明,但請愛護自然生態,切勿破壞。
靈山寺:
靈山寺是島上建築最雄偉、最新的廟宇,即位於小琉球北方沿岸山崖,白沙尾碼頭左側。當東港或中芸的交通船、漁船筏,駛往小琉球時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靈山寺,該寺於民國五十二年落成,寺內供奉臨水夫人陳靖姑。相傳當年小琉球管訓隊長落海,曾受到陳靖姑指引生還,於是建廟還願,配祀五府千歲,迄今有廿幾年的歷史。花瓶石則矗立在廟的前方,與靈山寺儼然成為小琉球的守護神。
白沙觀光港:
白沙觀光港為遊客進出之主要港口,緊鄰海岸線優美的中澳沙灘,深具遊憩價值,港區內之遊客服務中心,除了提供交通船的搭乘外,尚有海上環島船以及海底半淺艇,提供給遊客多樣化的環島新選擇。
夏夜的觀光港區更為迷人,除了滿天星空,對岸高雄加工區的閃爍燈火盡收眼底,是觀看本島夜景的最佳景點。
中澳沙灘:
中澳沙灘一處潔淨的天然貝殼砂沙灘,位於小琉球東北側,因海岸線較為平緩,相當適合進行戲水等水上活動,是相當受到推薦的水上活動勝地,右邊凸出的長堤也常可見到釣客在此進行海釣。這裡擁有多元的生態環境,晚間可到此觀察寄居蟹、鰕虎及貝類等潮間帶生物。每三年一科的迎王平安祭「請水」儀式皆在此舉行。
龍蝦洞:
龍蝦洞位於小琉球的東北方,為一處遍布壺穴及海蝕溝的珊瑚礁海岸地形,這裡的壺穴壺口呈現圓型,與其他地方相異的是底部因溶蝕作用及再沉澱作用導致,而變得相當平坦,且壺穴中並無小石子等研磨工具。受海水侵時的海蝕溝,因沿著海岸較為脆弱的部分進行侵蝕所產生,龍蝦洞的海蝕溝相當發達,海浪進入海蝕溝內時,聲音非常宏亮且壯觀。
大福漁港:
大福漁港位於小琉球的東邊,是小琉球對外二個港口之一,由東港港口出發至小琉球航程約需半小時,由於港灣比較大,腹地多,適合大型船隻進入停泊,因此成為琉球對外貨運集散中心,是琉球重要商漁港。
厚石裙礁:
厚石裙礁大多集中在小琉球東南沿海一帶,沿岸有著壯觀的珊瑚裙礁,於裙礁內有著大片的海蝕平台,因為受到海水的侵蝕作用影響,形成大小不一、凹凸分明的坑洞,早期許多在地人利用坑洞用來曬鹽,由於尚未經過人工開發,現今仍保持完整的原始景觀,整片望去相當壯觀。
白燈塔:
白燈塔小琉球南側,為白色混擬土的圓型建築,屬於國際性燈塔,另有「白燈樓」之稱,興建於民國十八年元月,基座至塔頂約為十公尺,水平面至塔頂則約有八十八公尺,並設有日夜閃光裝置,是引導船隻航海的重要燈塔。夏季時更可於兩旁草叢發現點點螢光閃耀,是賞台灣窗螢的絕佳地點之一。
老鼠石:
位於厚石一帶,其石正面貌似老鼠、背面貌似山豬,故又名山豬石。
觀音石:
觀音石位於小琉球東南角厚石一帶,為一座佇立於沿海公路旁的珊瑚礁岩,因型態像是一尊面海的觀音,因而命名為「觀音石」,與紅蕃石及花瓶嶼並列為琉球嶼上三大重要地標。
落日亭:
觀落日亭位於琉球嶼西南處,面對太平洋兩股黑潮交會海域,居高臨下視野寬闊海天一色毫無障礙,時觀海面風平浪靜亦或波濤洶湧,堪稱為台全最佳觀落日景點之一。此亭終日海風徐徐,為環島行程半路良好之休息站。
烏鬼洞:
烏鬼洞位於琉球嶼西南處,是島上最具盛名的觀光勝地。珊瑚礁岩遍佈構成一道道蜿蜓撲朔的迷宮陣,該入口處之礁岩上長有一百年老榕,根盤糾結,憑空懸岩,終年綠蔭滿佈,形成奇特景觀,讓人嘆為觀止。
生態廊道
杉福生態廊道位於小琉球的西岸,杉福漁港的北側,在這裡不僅可欣賞到美麗的海景,周圍還有許多海蝕柱、海蝕凹壁和海蝕壺穴等特殊海蝕地形,相較於其它景點此處的海蝕地形更加完整。因地理位置的優勢,傍晚更觀賞夕陽日落的絕佳地點,經常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賞景。
蛤板灣:
蛤板灣位於琉球西部之海岸線上,白淨的沙灘、碧藍的海水,非常適合浮潛、戲水及潮間帶活動,風景之美可媲美夏威夷之恐龍灣。
山豬溝:
相傳有一山豬於此潛修數百年,已可變為人形。某日,天有一仙女下凡到海邊沐浴,將衣服放在岸邊,山豬精把衣服藏起來,脅迫結婚。仙女佯為答應,山豬精即交還衣服,但仙女穿好衣服後即昇天而去,山豬精因此終日相思哀嚎,憂憤而死。
杉福漁港:
杉福漁港位於小琉球的西側,擁有多元且完整的海蝕地形,包括海蝕柱、海蝕凹壁與海蝕壺穴等,具備獨特的景觀及優美的海景,不僅是外地遊客踏浪的必訪景點,也是許多在地人的聚集之地,夏季時可見到孩童們在河堤上奔跑,在沙灘上戲水,形成一幅悠閒自在的純樸景色。
肚仔坪:
肚仔坪潮間帶位於露營區南側,沙灘海岸,是島上兩個重要潮間帶觀賞處之一(另一位於杉福漁港),擁有豐富的潮間帶生態。
望海亭:
望海亭位於美人洞景點的靠海側,居高臨下可以欣賞到琉球嶼的海崖、珊瑚裙礁海岸與海水箱網養殖。海崖形成主要是由於地殼隆起與海水面變遷,使原本海水面下的珊瑚礁出露,而臨接海岸的珊瑚礁邊坡則以高角度的方式崩落後退,形成壯觀的崩崖海岸。
美人洞:
美人洞位於小琉球西北角,景色優美,更是啟人遐思之古蹟。地處背山面海,奇石陳列,岩岸碧波盪漾,海天一色;身臨其境,靜聽濤聲,仰望其景,胸襟不覺為之豁然開朗。該區計有十三景,如:曲徑探幽、天外天、蝙蝠洞、情人坪、仙人洞、仙人泉、望海亭、美人洞、怡然園、寧靜亭、迷人陣、一線天、榕岩谷….等,每一景各有千秋,具天然風趣,值得細細玩賞。相傳大陸有一對父女出海捕魚,遇到颱風,船漂到美人洞的石頭坑,以採山石榴維生,後父女先後去世,因為這姑娘長得很美,因名其所居為美人洞。美人洞的所在地花矸仔即以「花矸仔出美人」聞名琉球。